什么叫股票做空与什么叫股票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恒安国际被做空事件存在两种可能性:有一种可能是做空机构通过与对冲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操控股价、从中牟利的目的;另一种可能是恒安国际确实存在他们沽空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存在向关联方交易输送利益的行为。但是这还要看公司如何回应。

位于恒安国际广场地下广场的厦门恒安物业公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恒安国际“被沽空”续:低价关联交易疑云待解 受让方背后高管与创始人之子“同名同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工商资料显示,恒安物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秀韵确实在奥盛环侨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安腾集团的高管及股东,持股比例为20%。在安腾集团的主要成员当中,陈秀韵为监事,“许清水”则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另据新华网一篇《青年企业家接棒“晋江经验”传承》透露,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之子是许清水,但是,安腾集团公司内部的“许清水”是否即是许连捷之子许清水?位居安腾集团高管的许清水还分别担任泉州泉商置业有限公司、泉州连捷置业有限公司等众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通过上述股权穿透,如果恒安物业公司关联公司的许清水即为许连捷之子许清水,该交易就表现出关联性,并且,受让方为独立第三方的说法就存在疑问,对于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恒安国际发出采访要求,对方并未针对上述问题正面回复,仅提供中金公司研报内容,认为沽空证据不足,预计影响将在短期内消除。

不过这也不排除上述“许清水”存在同名同姓的可能。

每经记者 于垚峰 每经编辑 胥帅

近日,国内纸业巨头恒安国际(01044,HK)遭到做空机构的狙击,做空机构博力达思研究(Bonitas Research)发布报告,称恒安国际涉嫌财务作假、伪造利润、低价关联交易,并指出其股票价值“接近零”,该事件引发行业内外持续关注。

不过,对于低价关联交易一项,博力达思指出,“恒安谎称将其厦门物业处置权卖给独立第三方。实际上,恒安以0.7倍2016年净利润的低价向恒安首席执行官未披露的关联方出售厦门物业,出售价格远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报告认为,如此大幅折扣的转让价格意味着,恒安在向内部人士输送额外利益,而这种利益输送是以损害投资者利益为代价的。

1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采访获悉,恒安集团确实已经将恒安物业公司出售,且为独立第三方。但是记者联系恒安国际品牌总监及董秘,其并未就此事获得正面回应。

恒安国际此前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强烈否认上述指控,之所以没有披露,是因为考虑到规模,根据上市公司规则,没有责任披露有关事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为,恒安国际在信息披露方面或存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列举详细的财务数据进行解释说明,以打消市场顾虑。

神秘接盘方奥盛环侨

博力达思指控恒安国际存在关联交易输送的主要方面是其转让了厦门恒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恒安物业公司”),且并非独立第三方。而按照恒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中国)在融资券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恒安中国则是将恒安物业公司转让给了独立第三方。

记者采访获悉,恒安物业公司主要是为厦门恒安国际广场提供服务,而厦门恒安国际广场是由恒安集团厦门商贸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商贸)开发的一个大型综合体,包括酒店、写字楼、下沉商业广场和公寓,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于2014年建成使用。

厦门商贸为恒安中国持股90%的控股子公司,恒安国际通过恒安珍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恒安中国100%的股权。

恒安中国在2018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说明书披露,恒安中国于2017年4月将持有的全部恒安物业公司股权作价116.87万元,转让给第三方公司。

1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恒安物业公司,一位主管接待了记者,她向记者表示,恒安物业公司目前的确是转让给了第三方公司,目前和恒安集团没有关系。该主管还向记者介绍,恒安物业公司目前的收费主要是靠27000平方的写字楼,还有27000平方米公寓,主要是公司的员工在住。物业费三块多,并不高,公司收取的物业费,主要用于一些维护。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恒安物业公司的墙板上,一些规章制度板上面仍然是标注有“恒安”的醒目标识。至于恒安国际为什么要转让恒安物业公司?上述主管表示,公司是考虑让专业的公司来管理,恒安的主要业务并不在这方面。至于更详细的原因,还是要向恒安集团了解。

不过,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恒安国际广场的招商部门,一位招商经理在介绍时称,目前整个广场的物业都是由恒安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并且恒安物业公司和他们开发公司厦门商贸是同属恒安集团,是兄弟公司。

恒安国际广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该经理介绍,恒安国际广场写字楼大概的面积在三万多平方米,公寓的面积与写字楼差不多,写字楼物业费用是15元/平方米。

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7年5月5日,恒安物业公司进行了股权转让,转让方为福建恒安集团厦门商贸有限公司,而受让方为厦门奥盛环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奥盛环侨”)。

被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

在恒安国际的做空报告中,博力达思指出,恒安向投资者谎称恒安中国子公司的买方是独立的,并且恒安没有透露恒安首席执行官的私人家族业务涉及恒安于中国福建的房地产设计、建设和运营。

具体而言,恒安内部人士让恒安首席执行官的私人家族企业在没有透露其与内部人士之关系的情况下,利用恒安在福建厦门恒安广场(下称“厦门恒安广场”)的现金投资从中获利。未披露的利益包括来自费用的现金,以及未披露的关联方以0.7倍2016年净利润的低价购买赚取物业管理收入的恒安子公司。

博力达思做空报告指出,恒安中国2017年3月24日的2017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披露,恒安物业公司在2016年前9个月产生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0万元,较2015年全年净利润增长300%。

对比2016年的数据,博力达思认为恒安中国转让恒安物业公司的价格只有2016年净利润的0.7倍,而这个价格则是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之所以会有如此低的价格,则是因为接手方与恒安集团CEO许连捷有着极大的关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备案文件显示,恒安物业公司的买方为厦门奥盛环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奥盛环侨”)。转让时,奥盛环侨由恒安首席执行官未披露的长期合作伙伴陈秀韵所拥有。

奥盛环侨的所有权于2018年5月21日被转让给安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安腾集团”)。安腾集团的执行董事许清水为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许连捷的儿子。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许清水还有一个身份为连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连捷投资集团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由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家族投资创立,全面负责许氏家族的资产运营。

另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备案文件显示,安腾集团第一大股东杨少云为泉州泉商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泉商置业”)的董事,而许清水在该公司担任董事长。

泉商置业是泉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许连捷担任泉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博力达思认为,这些证据清楚地表明,恒安谎称将其恒安物业公司处置权卖给独立第三方。实际上,恒安中国以0.7倍2016年净利润的低价向恒安首席执行官未披露的关联方出售恒安物业公司,出售价格远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

博力达思认为,如此大幅折扣的转让价格显示,这一转让实为恒安首席执行官以少数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将恒安的资产向未披露的关联方转移。

恒安否认上述指控

博力达思在发布做空恒安国际的报告之后,恒安国际对此进行了回应。

恒安国际表示,负责项目开发的承包商为独立第三方。同时,该已开发的物业仍归本集团所有。

恒安国际称,虽然本集团以120万元出售了负责物业管理的附属公司,但买方是独立第三方。本公司出售该附属公司是因为该附属公司的业务不属于本集团的主要业务范围。考虑到出售规模,本公司根据上市规则,没有责任披露出售有关事项。而恒安中国披露了出售事项是因为恒安中国作为于中国注册成立的公司,根据相关规则及会计准则须予以披露。

恒安集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工商资料显示,恒安物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秀韵确实在奥盛环侨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安腾集团的高管及股东,持股比例为20%。在安腾集团的主要成员当中,陈秀韵为监事,“许清水”则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另据新华网一篇《青年企业家接棒“晋江经验”传承》透露,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之子是许清水,但是,安腾集团公司内部的“许清水”是否即是许连捷之子许清水?位居安腾集团高管的许清水还分别担任泉州泉商置业有限公司、泉州连捷置业有限公司等众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通过上述股权穿透,如果恒安物业公司关联公司的许清水即为许连捷之子许清水,该交易就表现出关联性,并且,受让方为独立第三方的说法就存在疑问,对于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恒安国际发出采访要求,对方并未针对上述问题正面回复,仅提供中金公司研报内容,认为沽空证据不足,预计影响将在短期内消除。

不过这也不排除上述“许清水”存在同名同姓的可能。

一位多年从事物业服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高端商业体的物业费用呈现增加的趋势,物业公司一旦步入正轨,能够实现盈利,未来会有可持续的收益。“如果说一年的利润就有一百多万,以利润的折价0.7倍出售,确实是难以理解。”

宋清辉认为,恒安国际被做空事件存在两种可能性:有一种可能是做空机构通过与对冲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操控股价、从中牟利的目的;另一种可能是恒安国际确实存在他们沽空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存在向关联方交易输送利益的行为。但是这还要看公司如何回应。

其还表示,这些沽空机构似乎可以起到类似第三方监督机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存在这类问题的企业起到了揭露和威慑的作用。至于是否存在向关联方交易输送利益的行为,尚待进一步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博力达思沽空恒安国际报告发布之后,多家券商发布了恒安国际的评级报告,国泰君安证券(香港)表示,他们重申给予恒安国际“买入”评级以及79港币的目标价,相当于21.7倍,18.9倍和17.2倍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市盈率。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恒安国际保持一定规模短融,目的为债务置换、通过存贷利率差获取额外利息收。并不存在内部人士出售交易未公布,同时集团仍100%持有厦门恒安广场资产。给予恒安国际“推荐”评级以及85.33港处的目标价。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恒安国际已反驳指控,并就上述事件举行了两场会议,相信公司卓越的经营利润率表现的确值得关注,但认为其资产负债表表现合理。不过,撇开沽空报告不计,该行认为恒安基本面前景仍弱,重申该股“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51港元。

麦格理还表示,恒安今年下半年收入增长将由上半年的16%大减至5%,因为纸巾销售疲弱,并预期下半年经营利润率将同比下跌至21.2%水平。

许氏家族资本版图横跨多行业

被博力达思发布做空报告之后,对于恒安国际而言,一方面强烈否认指控,另外一方面,则在不断回购股票,继上周回购708万股,12月21日再次公告,回购16.75万股。

如今已经成为千亿规模的恒安集团,正是三十多年前许连捷和施文博联手创立的,当时中国的卫生巾行业尚是一片蓝海,两人成立的恒安实业,迅速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老大。

回忆起恒安集团的成立,恒安国际CEO许连捷曾表示,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许连捷说,那时村子里都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根本不具备一个正规公司所需的人才。“出纳,会计,仓管什么都没有,什么叫管理也不懂。最后只好找这里的企业办,企业办来跟我们合作,会计、出纳、仓管都是从镇办企业抽派的,所以那时也是镇里面帮我们把恒安建起来。”

记者注意到,尼尔森2016年全国商超渠道卫生巾(含护垫)主要厂商销售份额及排名则显示,恒安集团七度空间、安尔乐等品牌的市场份额为27.4%排名第一,尤妮佳旗下苏菲等品牌的市场份额为17.1%排名第二,景兴旗下ABC、Free市场份额10.7%,宝洁旗下护舒宝等市场份额9.2%,金佰利旗下高洁丝等占3.9%,百亚的自由点占2.9%,花王旗下乐而雅占2.7%。

在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后,这些年,不断有人问许连捷:为什么不转型房地产或者金融?许连捷坦言,房地产是很赚钱,但自己进入房地产行业,不一定能做到最好,而恒安从1998年进入生活用纸行业,真正改变了中国生活用纸的品质,可以说是一种革命。

事实上,许连捷的商业版图已经非常大了,连捷投资集团就是许连捷家族投资创立,全面负责许氏家族的资产运营。

据媒体公开报道,许连捷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许清流、次子许清水、三子许清池,均从英国留学归来,并都曾在恒安国际短暂实习工作过。而现在许连捷家族诸多投资项目,主要都是三个儿子负责操盘。包括总部在厦门的连捷投资集团公司,以及总部在香港的连捷国际。

连捷投资集团成立于2000年,旗下拥有资本事业部、地产事业部、商贸事业部、酒店事业部四大产业,主要业务涵盖金融服务业、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商业零售、贸易、物业服务等诸多领域。尤其是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都颇有建树,并由许连捷三个儿子分别操控。原标题:恒安国际“被沽空”续:低价关联交易疑云待解 受让方背后高管与创始人之子“同名同姓”

今天交流的内容对股民朋友的实际操作用处不是很大,想直接吃“馅儿”的朋友可以直接略过。但技多不压身,知道股票的本质及其发展历史,可以让你在与朋友的聚会吃饭时,成为大家吹牛时最靓的仔,想到这,是不是可以往下看了呢。好,言归正传。

一、我们在学校课本是这样介绍股票及其发展史的:

股票起源于荷兰和英国在17世纪初,因企业规模扩大为筹集资本成立的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将筹集资本范围扩大,以股票的形式吸引投资者投资。催生股票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却十分短缺,资本不足制约了企业发展,需要新的形式吸引资本。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资发行给投资者获取股息和利润的持股凭证及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一种信用工具,可以买卖转让,但不可以要求返还出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获得收益,但也要承担公司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同类别每份股票代表的所有权份额是相同的。持有股票数量越多,投资者所拥有的所有权份额越大。这种所有权代表的是综合权利,比如可以参加公司股东大会、具有投票表决权、参与作出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等,但同样要承担风险。

其实,这种定义是对股市起源的一种洗白和美化,并不是股市起源的全部真象,真实的股市,其雏形是血腥的,充斥着压迫、侵占和掠夺,由于这些带有侵略性质的活动风险极大,为了尽可能的分散风险,才出现了以股份形式开展的经济贸易活动。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分析当下,从而更好的预知未来。作为一名股市的参与者,对股市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自然也是大有益处的,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人对此无心过问,却着重于股市当前的波动起伏,这难免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二、真实的股票发展史其实是这样的:

(一)股票市场的起源,代表国家:荷兰

股市的形成可远溯于16世纪初的荷兰,当时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还都是西班牙的一部分。1568年荷兰爆发了历时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8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在西班牙人反扑,把荷兰人打得节节败退之际,1588年8月,英国一举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此后荷兰与西班牙的斗争状况有所好转。

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当今荷兰最大的城市,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贸易都市之一。但在当时,这还只是荷兰西北部的一个偏远海港,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只要守住了几个主要路口,敌人就无法展开进攻。而且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用于建造船只的森林资源,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资源,使得在战争中逃亡的人们可以在此休养生息,还可以进行海上贸易。为了更好的获取财富,荷兰人在1602年用国家名义建立了一个公司,即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司的董事就是政府官员和议员。

由于政府的官方背景,使得一些政治权利以股份的形式注入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它在做生意的同时,还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然而在当时,海上贸易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活动,不仅要面临着敌对国抢劫、海上风暴、水手暴乱的风险,如果在海上发生传染病事件,连人带船都可能全灭。为了尽可能的分散风险,也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东印度公司想出了一个办法:向荷兰人民发行股份。于是,这个东印度公司很快拿出了一份章程:每个荷兰国民只要花50荷兰盾,就可以购买一股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成为股东。3年以后,凭这张股票,东印度公司会给你150荷兰盾的分红。到这里,股份制公司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

不过,精明透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没有打算这么等三年到期,给每个股东分150荷兰盾了事。他们组织了一批人,从急需用钱的股东手里收买股票,然后高价卖给想要更多股份的人,这样一来,股票市场的雏形也就形成了。其他的荷兰人看到此事有利可图,也就纷纷加入进来,进行股票的“投机倒把”,最早的股市操纵技术随之被荷兰人发明出来了。

到1609年,由于股票交易越来越频繁,荷兰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在这种几近现代化资本市场的加持下,荷兰的海外活动得以强力扩张,而且这种扩张对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22年,荷兰侵占澎湖,屠杀岛上居民;1624年,荷兰又进犯台湾,并将台湾作为荷兰的殖民地;直到38年后的1662年,才被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

在这种高参与度的投机市场中,自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郁金香泡沫”就发生在了荷兰。从16世纪中期被人们当作观赏性植物的郁金香,在17世纪30年代遭到爆炒,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投机不会创造财富,只是一种财富转移的时候,泡沫也就离破灭不远了。在后来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人们破产,流落街头,这件事情也被后人们当作警钟所铭记。

“郁金香泡沫”给荷兰股市带来的打击只是暂时的,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荷兰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经过辛苦的建设,到了17世纪,阿姆斯特丹从一个小港口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金融业的活跃,也让这里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

(二)股市的发展,代表国家:英国

股市起源于荷兰,却在英国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的合法化、以及后来为解决生产矛盾而出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股份制企业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和快速发展,为当时英国经济的兴旺立下汗马功劳,使得伦敦逐渐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直到今天,伦敦交易所还是欧洲的第一大交易所,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15世纪,英国在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中落后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自然也就没有淘得美洲新大陆的第一桶金,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英国提供了发展海外贸易的机会。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原始的资本积累,英国的资本阶级迅速发展起来。1688年,以新贵族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统治;并于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1694年,英国以发行股票的形式,成立了第一家资本主义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

英国率先发起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揭开了欧洲和北美革命运动的序幕,还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被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它同时还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圈地运动在英国有着长达百年时间的历史,但在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合法化。这样一来,圈地运动的规模比以往更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被迫进入城市成为了廉价劳动力,从事棉纺织工业生产。棉纺织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产量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高,但这些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关于工业的革命即将呼之欲出,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的一个原因。

棉布的制作工序:棉花—(通过纺纱)—棉纱—(通过织布)—棉布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的速度大大提高,但织布需要的棉纱,还只能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这就造成了纺纱供不应求的局面。直到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使纺织纱的效率提高了8倍,才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端的珍妮纺纱机,也有其不足之处:它需要靠人力来提供动力,这样还是无法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使得商品经济得以更快速的发展。为了解决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股份制公司也相应的建立起来,在当时的英国,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773年,英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伦敦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成立,这其实是由150名债券交易商自发组成一个认购俱乐部。在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认,它最初经营政府债券,其后扩展到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到19世纪中叶,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也在英国兴起,虽然这个时候的股票市场还不成熟,也不十分正规,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发挥自己的集资作用。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利用股票集资这种形式共修建了长达2200英里的运河系统和5000英里的铁路。股票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英国占据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工业垄断地位,也使英国在19世纪初达到鼎盛,成为继16世纪的西班牙王国之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第二个国家。

(三)股票市场的完善与成熟,代表国家:美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伦敦交易所是世界上的第一大交易所。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有80%是海外证券,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大企业股票的集中场所,和世界性的海外投资中心。但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伦敦交易所的地位就被纽约交易所超越。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只是暂时影响伦敦交易所的地位,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敦交易所就很难再回到当初第一的位置了。远离两次世界大战战区的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并主导重建了战后的世界格局。此后,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它曾经的殖民地——美国。

美国的股票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有欧洲多个国家的经验作为参考,发展速度自然很快;它不仅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还坐收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渔翁之利。在这一时期,美国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它有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自己的金融制度,时至今日,美国资本市场依旧是世界的金融市场的标杆和学习对象。

1776年7月4日,在美国费城,乔治·华盛顿发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刚刚宣布独立的美国,金融非常混乱,于是处理混乱的财政和金融状况成为了当务之急。时任财政部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参照荷兰和英国的金融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直接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用时之短让人赞叹。1782年,美国的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在费城开张营业;1784年,成立纽约的第一家银行——纽约银行;1790年,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1791年,中央银行——美国银行在费城成立;1792年,纽约交易所的起源——《梧桐树协议》签订,这是由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签订的协议,这个新交易所的交易地点与英国和荷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咖啡屋。到1794年时,美国已经可以在欧洲获得最高的信用评级,其债券能够以10%的溢价售出。

但这时的美国证券市场几乎是一个封闭式的俱乐部形式,他们只吸纳有钱人,以保证内部人收益,而外部人被排斥在外。这种封闭式的运作方式,长达175年之久,直到纽交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的交易所后很长时间,还存在着这种封闭式的运作方式。这是因为美国所能借鉴的伦敦交易所、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也都是粗放的发展当中,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制度可以被借鉴。在此后的岁月里,美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也将不得不自己建立规则、设计运作流程。

19世纪,随着铁路的建设、电报的产生、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美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给美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动了战争债券的发行,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影响也相应得到了提高,成为了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交易所。

但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股市纯粹是一个投机和赌博的场所,没有任何的投资性可言。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上市公司公布财务报告,在这个极度粗放而且缺乏有效监管的市场中,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肮脏的手法会反复上演:内幕交易、老鼠仓、财务造假、管理层失责、庞氏骗局等屡见不鲜。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高速发展,相应的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开始不断完善,中小股东的权益才逐渐得到保障。在这种趋势下,投资分析工具和各种投资理念开始出现,一个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也逐渐建立了起来。

1882年会计师及薄记师协会在纽约成立;1884年,查尔斯·亨利·道发明了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1896年纽约州通过立法确定了“会计师”这项职业的法律基础;根据1929年经济危机的经验,于1933年颁布《证券法》规定股票的发行制度、1934年颁布《证券交易法》用于解决股票交易问题,并依该法成立了证券委员会作为股票市场的主管机关;1970年,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减少投资风险,颁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1988年,美国出台熔断机制,以预防再次出现1987那样的非理性巨幅下跌;2010年,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被视为《1933年银行法》颁布以来对美国金融业影响最深远、最全面的改革法案。金融改革法案出台后,美国股市走上了漫漫的复兴之路,也拉开了10年牛市的序幕。

在制度和监管的不断完善下,美国股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成熟的市场,也是很多国家资本市场建设所借鉴的对象。只有在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权益才能的受到保护,才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企业融到发展所用的资金,实现更多的收益;投资者享受分红的同时,股价也随企业发展而上涨;宏观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国家经济文件增长。

三、我国的股票发展历程

  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为1990年末-2001年底。从1990年末沪、深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两所一网的相继建立,到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作为新兴市场的发育时期;第二时期为2002年至今,是更加开放、规范和国际化的发展时期。

  在这两大时期,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

  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

  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

  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