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建立的事理和效率(新乡村的事理)

  

视频加载中...

  

习: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这段话出自2023年3月5日习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也要建设欣欣向荣的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补齐“三农”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广大农村地区紧跟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呢?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这就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个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乡风、治理等各个方面,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生活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目前,我们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七成,九成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普遍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也稳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丰富,一些农村成为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观光的美丽乡村。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发展步伐有快有慢,还有不少偏远农村发展的“硬件”短板亟需补齐、公共服务亟需完善。此外,各地在建设美丽村庄时能否突出地域特色、乡土特质,保留本地乡风乡韵,也将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村生活环境的特色、美誉度、竞争力。

  

在生产方面,近年来,各地依托当地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有效拓宽了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渠道。2022年,全国农村就地就近就业率超过9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的新台阶。下一步,各地还要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帮助当地农村深入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健全特色产业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丰富、做强乡村新业态,拓宽乡村就业空间,稳定提升农民收入。

  

实现乡村现代化,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让乡风更纯朴、更文明、更和谐、更有活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努力将广大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李裕瑞

  

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官网发文,“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该文指出,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目标,主要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个方面稳步推进乡村建设。面向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部署,持续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不仅是提升乡村整体宜居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逐步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及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涌现出一批乡村建设典型经验和区域模式。

  

然而,从全国范围整体来看,乡村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人居环境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

  

广西龙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 李裕瑞/供图

  

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统计,2021年全国城市公用设施投入为2.3万亿元,村庄仅为3357亿元,城市的公用设施投入总额是村庄的6.96倍,而人均公用设施投入是村庄的12.8倍。这两项比值在2008年时分别高达9.3倍和20.2倍。近年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投入不足而带来的累积性问题。

  

当前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需要正视以往乡村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找症结、究源头,把脉急难愁盼问题。一些乡村的建设供给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存在建设不足、建的无用、建了不用、建后难用等问题;部分地方侧重个别典型样本的持续打造,缺乏在区域层面有序有力的分类推进,以致点上有样板、面上无进展;一些乡村建设中多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尚未真正形成公共事务治理的集体行动,存在“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情况;工程建设的后期管护和运营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较普遍,以致一些建设工程完成后没人管、没钱管……

  

面对乡村主体多样化、需求差别化、村庄空心化等多重挑战,有效规避乡村建设突出问题、有力提升乡村建设质量效益,需对症下药、科学推进。为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提质增效,笔者提出注重四个结合、探索五种机制的建议。

  

在注重四个结合方面,一是以发展为核心,注重与乡村转型规律的结合。着力把握和遵循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阶段特征,契合区域特色,注重能人带动、集体行动;二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与不同主体需求的结合。重启村社力量,激发群众意愿、统筹群众需求,增进民众参与;三是以村域为单元,注重与村庄发展类型的结合。依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村庄类型,明确建设导向,因类因村施策;四是以规划为引领,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以县乡的乡村振兴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为引领,衔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在探索五种机制方面,一是建立更加充分的供需对接机制,识别民众需求,确保需求合理、建设精准,解决好建设什么的问题;二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规划引导机制,确保精明规划、建设有序,解决好私搭乱建的问题;三是探索更加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整合部门资金,发挥资本活力,解决好钱从哪来的问题;四是创新更加有效的后续运维机制,确保运行持续、管护有方,解决好运维不力的问题;五是健全更加有力的监督评估体制,研制乡村建设负面清单,探索实施成效评估方法,确保建设质量和成效,解决好低效短效的问题。

  

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强调更加公平、更为高效、更可持续。鼓励各地灵活运用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探索资金节约、制度完善、效果持续、群众满意的乡村建设新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2月20日7版

  

责编:丁涛

  

监审:贺丹

  

小谈如何发展新县城、新农村?

  


  

1、在建设新县城、新乡村的过程中,务必不能搞一刀切,务必要因地制宜,比如曹县、榷县。环境变好了,才能引来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从城市来,用城市眼光发展地方。环境变好了,土地值钱了,农民才会变得富裕。

  

2、要与现代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联合起来,中国的土地是公有制的,中国的金融也是公有制的,中国金融可以与行政手段一起、相结合(人类历史最有效率的两种动员手段)调动资源。

  

3、光靠土地不能致富(增人不增地),小农经济养不活,还是要从发展产业,建立新农村的角度着眼。

  

4、因地制宜也适用于人,以个人的特长参与到新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可以用入股、分红的方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城镇化”。我们既不需要极端的发展大都市,从农村、县城无节制的吸取资源,也不能将人简单的赶回农村、县城。

  

5、此前中国大力在“五通”方面,尤其在5G(尤其是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方面的发展和建设,为今天建设新农村、新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强调人员的自然、自愿流动。

  

  

●小谈发展新县城、新农村重要战略意义

  


  

1、既有内循环考虑,更有最低内循环考虑。

  

2、内循环(西方继续选择被动“河渡人”,不摊牌,人员交往断绝但贸易维持)更多指向我们的产业升级,完成工业化(农民致富为标准),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只有农村现代化中国才算完成现代化。

  

3、最低经济内循环(摊牌、满地鸡毛、斗争白热化),那么新农村就是“压舱石”,大家回到县城去,回到农村去,很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很多供应链要转向县城、农村层面去维持,去完善。

  

4、随之而来的,随着新农村,新县城的建立,随着新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物资和财富被生产,这样中国的金融实力就得到扩展,这又反过来可以更好调动资源、发展技术。只有中国的金融服务实体生产,中国才可以维持低通胀,维持高信用,最终成为世界取代美元的硬通货,直到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支援。

  

5、中国的优势,有人口,有市场,土地国有化,有人才。比如这一次的新能源的,智能的“汽车下乡”的广大市场或就在农村。农村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很高的生活品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亮点。

  


  


  

以上节选东方时事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经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当前,我们正面临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乡村建设行动”首次被写入,而且明确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现实逻辑

  

对于乡村建设,人们并不陌生。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二三十年,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众多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并涌现出了“定县实验”“邹平实验”“北碚实验”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实验”。当时,他们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乡村拯救出来。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努力终被付诸东流。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国的乡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它也遇到了一系列现实挑战。比如,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流失,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式微,乡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仍需提升等。为此,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而开启了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7个成员单位共同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显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年以来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等。但是,目前我们仍面临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任,需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由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

  

可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不是对以往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美丽乡村建设的照搬照抄,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基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必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既要强化乡村的硬件建设,夯实乡村基础设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弥补乡村短板,让美丽乡村由蓝图变为现实;也要加大乡村的软件建设,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路径选择

  

一是坚持以农民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主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立根原在群众中,办法就在群众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了解广大农民的愿望,回应广大农民的需求,发挥广大农民的才智,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相信农民,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以县域城镇为重点搭建城乡链接的支点。县域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县域城镇化之所以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县域城镇化既可以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也可以诱导要素流动、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绩效,还可以聚焦人力资本、促进乡村经济业态的转型升级。当然,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刻把握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深化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要统筹县域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要尊重城乡功能差异的客观现实,与城镇承担行政、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功能不同,乡村应突出生态保护、食品供应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坚持规划先行,并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其次,要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城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县域城镇化确保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要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物流、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让城乡在人流和物流上相接,在网络和道路上相通,在广播电视和住房质量上相近,使农村居民在乡间田野能够获得与城镇居民一样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并享受乡间美景、清新空气和诗意生活。

  

三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建设美丽中国。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尤其是对于承载着生态保护功能和食品供应功能的农村而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要注重城乡异质性,更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自然生态得以修复,让人居环境更加美丽,让山川河流更加清澈,让乡村居民生活更加趋向文明、更加尊重自然、更加“亲环境”。其次,要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让乡村文明得以传承、乡村文化得以弘扬,尤其是要让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得以发扬光大,让往来乡村的人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找得到乡愁记忆,感受不同村落的人文和风俗,体会中国乡村的魅力和风格。

  

四是以农民素质提升为根本筑牢乡村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才振兴。目前,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难以及人才培育难等导致的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比例为4.93%,低于全国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可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只有乡村人力资本得到积累,农民素质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

  


  

(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研究”(2019A101002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罗明忠 罗必良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