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升集团12月28日获融资买入94824万元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旭升集团(603305)12月28日获融资买入948.2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7.89%,当前融资余额7324.16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4%,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12月28日35.... 网页链接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国内需求有望提升,加上出口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57万辆(+2.0%),其中乘用车2375万辆(+0.2%),商用车382万辆(+14.5%)。1)整车领域,乘用车企销量分化加剧,综合竞争力强、产品周期向上的车企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推荐比亚迪、长安汽车,关注广汽集团、长城汽车;2)零部件领域,随着销量回暖及原材料价格下降,业绩有望恢复并与估值形成双击,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以及低估值修复的个股,推荐文灿股份、银轮股份、中鼎股份等;3)新能源领域,我们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32.4%),长期趋势明确。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与受益于比亚迪、特斯拉及华为产业链的拓普集团、银轮股份等;4)智能网联领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智能底盘渗透率快速提升,重点关注渗透率上升及国产替代强的零部件供应商,推荐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均胜电子、保隆科技、伯特利、德赛西威,关注光庭信息等。考虑到汽车板块景气度较高,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前景看好,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乘用车关注龙头企业与处于新品周期的车企。乘用车总量有望小幅增长,企业表现分化加剧,综合竞争力突出、产品周期向上的车企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推荐比亚迪、长安汽车,关注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商用车领域,重卡市场或将触底回升,轻卡在合规化及国六实施的催化下有望量价齐升。此外关注产业政策变量的积极影响。

  零部件关注产品升级、客户拓展及低估值修复。随着汽车销量回暖及原材料价格下降,业绩有望恢复并与估值形成双击。产品端,关注新增产品及产品升级(一体压铸、热管理、车灯等)带来价值提升的投资机会,推荐文灿股份、银轮股份,关注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等。客户端,关注国产替代和全球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关注继峰股份等。估值端,推荐估值较低业绩稳健的中鼎股份,关注宁波华翔、一汽富维、湘油泵等。

  新能源有望延续高增长,重点关注比亚迪、特斯拉、华为系及新技术产业链。我们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约900万辆(+32.4%),产业趋势明确。比亚迪、特斯拉、华为系等销量有望快速增长,相关车企及供应链有望受益。推荐比亚迪,关注其产业链欣锐科技等;特斯拉产业链推荐拓普集团等,关注旭升股份、精锻科技等。华为系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等。此外插混、扁线V高压平台、SiC电控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持续受益,关注阿尔特等。

  智能化迅速推进,关注渗透率上升及国产替代两条主要路线。近年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智能底盘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激光雷达、域控制器、HUD、空气悬架、线控制动及转向等产品搭载量快速增长。部分零部件国产供应商技术逐渐成熟,成本、服务优势显著,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推荐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均胜电子、伯特利、德赛西威、保隆科技,关注光庭信息等。

  零部件: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以及低估值修复的个股,推荐文灿股份、银轮股份、中鼎股份等,关注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继峰股份、宁波华翔、一汽富维、湘油泵等。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有望持续高增长,后续高增长确定性强。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以及受益比亚迪、特斯拉及华为产业链和新技术的拓普集团,关注欣锐科技、旭升股份、精锻科技、赛力斯、江淮汽车、阿尔特等。

  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智能底盘渗透率快速提升,重点关注渗透率上升及国产替代强的零部件供应商,推荐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均胜电子、伯特利、德赛西威、保隆科技,关注光庭信息等。

    据乘联会数据,12月12-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4.2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上周增长44%,较上月同期增长56%;乘用车批发47.9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上周增长38%,较上月同期增长27%。12月1-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04.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6%,较上月同期增长36%;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4.6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5%,较上月同期增长15%。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下,居民生产生活逐步步入正轨,终端销售重新焕发活力,前期积压需求逐步释放,叠加年终大额销售优惠,零售端销量取得显著增长。批发端销售增长略显疲软,车市优惠政策年底退坡,提前透支明年年初需求,叠加前期疫情封控造成的终端库存积压,经销商短期采购需求减弱。我们预计伴随年终车企冲量,行业库存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短期销量提前透支不改车市长期向好趋势。

    本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22%、-1.80%、-1.10%。汽车板块的涨跌幅为-1.97%,涨跌幅排行位列30个行业中第15位,较上周小幅回升。

    从分子板块来看,销售及服务、商用车、零部件、乘用车、摩托车及其他周涨跌幅分别为-1.06%、-1.20%、-2.04%、-2.10%、-2.69%。

    估值方面,销售及服务、摩托车及其他、零部件、乘用车、商用车市盈率分别为33.52x/29.72x/28.31x/27.82x/23.26x。摩托车及其他、零部件、乘用车、商用车、销售及服务市净率分别为2.70x/2.54x/2.50x/1.57x/0.87x。

    整车端推荐广汽集团( 601238.SH )、比亚迪( 002594.SZ )、长安汽车( 000625.SZ )、长城汽车等(601633.SH);智能化零部件推荐华域汽车(600741.SH)、伯特利( 603596.SH )、德赛西威( 002920.SZ )、经纬恒润( 688326.SH )、中科创达( 300496.SZ )、科博达( 603786.SH )、均胜电子( 600699.SH )、星宇股份(601799.SH)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荐法拉电子(600563.SH)、菱电电控(688667.SH)、中熔电气(301031.SZ)、拓普集团(601689.SH)、旭升股份(603305.SH)等。

    1、汽车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2、零部件短缺导致的产业链风险。3、芯片短缺导致的产业链风险。4、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盈利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Wind数据显示,12月28日,A股共130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38.26亿元,其中中公教育、赛力斯、旭升集团成交额居前,成交额依次为4.87亿元、4.79亿元、3.54亿元。成交价方面,共40只股票平价成交,25只股票溢价成交,65只股票折价成交;天华超净、... 网页链接

  智通财经APP讯,旭升集团(603305.SH)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收到信息披露义务人徐旭东发来的《关于减持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达到1%的告知函》,其于2022年12月28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143万股,占公司当... 网页链接

  旭升集团:旭升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变动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 网页链接

  11月乘用车产销同环比下降。产量: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产量同比-6.7%/环比-9.0%至207.8万辆(2022年前11月累计同比+14.9%至2,123.1万辆);零售:11月零售销量同比-9.2%/环比-10.5%至164.9万辆(2022年前11月累计同比+1.8%至1,836.7万辆);批发:11月批发销量同比-5.7%/环比-7.5%至202.9万辆(2022年前11月累计同比+11.7%至2,092.5万辆)。我们认为,1)受多地疫情防控影响,近年首次出现11月产销数据环比下滑。2)经销商补库备货充分,防疫优化政策落地后的终端需求修复或为年末冲量的关键。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再创新高至35%+。产量: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同比+63.5%/环比-1.1%至71.0万辆;零售:11月同比+58.2%/环比+7.8%至59.8万辆(渗透率同比+15.4pcts/环比+6.1pcts至36.3%);批发:11月同比+70.2%/环比+7.9%至72.8万辆(渗透率同比+16.0pcts/环比+5.0pcts至35.9%)。我们坚定看好新能源车渗透率抬升趋势,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改善+渗透率持续抬升主要受益于,1)自主品牌(11月自主品牌零售渗透率环比+3.6pcts至56.5%、批发渗透率环比+4.2pcts至51.9%);2)特斯拉(11月特斯拉零售环比+263.3%至6.2万辆,批发环比+39.9%至10.0万辆)。

  政策预期升温,新能源车限时保价有望提振年末新增订单:近期汽车板块估值修复,主要由于市场对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延续、以及疫情防控优化预期带动的情绪修复。我们预计行业需求修复与疫情防控放开+实际落地情况存在更高的相关度。1)燃油车:11月零售同比-26.9%/环比-18.4%,2022年前11月燃油车零售同比-14.2%。预计在疫情反复/需求尚未真正修复的情况下,购置税优惠延续对燃油车销量拉动影响边际减弱。2)新能源车:部分主机厂公告限时保价策略,12/31前下定用户仍可享受国补;预计定价调整+国补取消催化,有望进一步提振年末新增订单量。持续看好头部车企加大新能源车转型驱动的渗透率抬升前景。

  投资建议:1)我们维持2022E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出口,批发口径)销量650万辆。2)碳酸锂价格高位,原材料价格+疫情波动、明年补贴取消引发的需求透支风险,是导致当前市场对明年需求悲观情绪放大的主要因素。3)我们认为市场高估了需求回落风险,但低估了业绩下修风险;我们预计2023E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出口,批发口径)销量900万辆。4)预计防控优化措施落地或将拉动汽车消费+改善供应链,提振板块估值;其中,预计前期跌幅更深的整车修复弹性或更高于零部件。5)看好2023年具有较强插混+出口布局的自主头部车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较强/业绩具有较强兑现前景+业务布局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整车推荐特斯拉、吉利汽车,建议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建议关注伯特利、旭升股份。

  风险分析:芯片短缺缓解不及预期;补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车型上市与爬坡不及预期;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盈利回落,疫情反复,市场风险。

  22Q3实现单季营收93.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0.2%/7.0%;销量约为2.7万辆;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2.0%,同比/环比分别为-9.1pts/-9.2pts;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6.4亿元。

  22Q1-Q3累计营收为276.4亿元,同比+68.6%;累计交付8.7万辆,同比+57.3%;累计净亏损为-23.0亿元,同比扩大2.7倍。

  其中当季汽车业务收入为90.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2.5%/+6.6%。环比上升主要来自于8月底理想L9开始交付提升了22Q3的单车ASP,由29.6万元上升至34.1万元。

  交付量方面,22Q3共计交付2.6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5.6%,-7.5%,由于产品换代影响,导致理想本季度环比下滑。22Q1-Q3累计交付8.7万辆,同比+57.3%.

  其他业务方面,22Q3营收达到3.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3.9%/+19.0%,同比下降主要由于22Q3未发生新能源汽车积分销售;环比增加主要由于汽车累计销量的增加使配件及服务的销售额也随之增加。

  利润端:毛利方面,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2.0%,同比/环比分别为-9.1pts/-9.2pts;同环比下降主要由于与理想ONE有关的存货拨备及购买承诺损失。除去上述影响,22Q3车辆毛利率为20.8%。

  经营性收入方面,在剔除股权激励支出后,经营性利润率为-18.5%,同比/环比分别为-21.5pts/-12.5pts。

  22Q3单季净亏损为16.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扩大75.6倍、1.6倍。22Q1-Q3累计亏损23.0亿元,同比扩大2.7倍。

  费用端:22Q3理想研发费用为18.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1%/+17.8%;同比和环比增加主要由于公司未来将推出的新车型研究活动增加;销售管理费用为15.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7.6%/+13.8%;同比增加主要由于雇员数量增加导致薪酬的增加以及因销售网络的扩大导致的租金支出增加。

  渠道端:截至22Q3,本公司拥有271家零售中心,覆盖119座城市;316家维修服务中心,覆盖226座城市。零售门店较22Q2增加24家,多覆盖6座城市;维修服务中心增加8家。

  现金流:截至22Q3理想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558.3亿元。22Q3自由现金流为-19.6亿元。

  22Q4展望:公司预计22Q4汽车销量将在4.5万辆至4.8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27.8%至+36.3%;对应的营业收入约为165.1亿元至176.1亿元,同比区间为+55.4%至+65.8%。

  矩阵型组织升级,瞄准千亿收入规模。公司表示,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0-1阶段的任务,需要从架构层面对公司进行升级,以迎接未来的千亿收入规模。过去公司通过IPD(集成产品开发)的试点成功保证了理想L9、L8的爆款。未来将新增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五个部门,并进行流程和组织的升级,形成理想汽车矩阵型组织的运营闭环。

  新车型方面,增程式在短期内仍是公司重点,在L9、L8陈成功发布后,23年2月底将开启公司首款5座SUVL7的交付,进行产品矩阵的进一步拓展,延伸至市场空间更大的主流SUV市场。

  纯电车型方面,公司表示23年将发布公司首款纯电车型,正式进军纯电市场。政策层面,明年上海将成为中国首个取消混动车型绿牌的城市。因此,纯电产品的推出是必然选择,配合增程式产品一起构成公司未来的销售矩阵。

  产品力驱动需求增长,自主品牌持续向上。新势力、自主车企相继开启新品周期,智能化、产品力显著提升,供给侧持续改善;叠加增换购需求以及政策刺激驱动需求中枢向上。看好变革机遇下的自主崛起,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H、比亚迪、长城汽车】,受益标的【理想汽车H、蔚来H、小鹏汽车H】。

  智能电动重塑零部件产业秩序,坚定看多零部件。中长期维度、新势力车型带来的增量+国内产业链份额提升共振驱动收入高增,叠加短期原材料、汇率、海运费等利润压制因素缓解,将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推荐:

  1、智能电动增量:1)智能化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2)轻量化【文灿股份】,受益标的【旭升股份】;

  今年收益率-2个点,这一年很难。年初大仓位在猪肉,导致错过了储能那一波。手上旭升股份和东方日升有过一倍,可惜仓位太轻。先说下明年的预判吧。明年至少到上半年,美联储还是要加息的,中国的货币政策个人认为明年会偏向收紧,所以到明年上半年之前行情不存在走强的条件,或许会出现一个非常低的点位。明年的主要方向个人认为还是在储能,尤其是大储以及新能源的新技术,比如钠离子电池之类。消费由于没有业绩支撑,目前只能是想象力,明年上半年还会调整,等到下半年可以逐渐乐观一点,白酒依旧是最需要关注的板块。另外一个板块就是信创,信创需要业绩也验证逻辑的准确,信创中又以数据为关键。明年上半年会是黎明的最后黑夜,下半年开始就可以乐观一点,大家加油

  我们坚定看好电动智能变革造就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整车厂占据主导地位,诞生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爱信精机、大陆等欧美日零部件巨头,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车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带动产业链共同成长,叠加中国速度和性价比优势,相信必将也会诞生领先全球的自主零部件巨头。

  乘用车自2020年以来底部向上趋势明确,新能源产品力持续驱动需求。2020年之后,国内乘用车结束了3年的下滑重拾增长,销量中枢稳步上行。据中汽协数据,政策刺激下今年1-10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4.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同比+110.0%,单月渗透率已突破30%,产品力持续驱动需求;

  多重改善催化下,乘用车基本面有望于23Q1见底,自主崛起+出口高增将会是2023年主旋律。政策导致购买前置,我们预计23Q1需求将有所承压,后续预计将逐季提升。多重改善持续催化,明年乘用车需求并不悲观:1)政策有望接力实现平稳过渡;2)疫情边际改善释放乘用车消费潜力;3)优质供给端加速;4)自主崛起+出口高增,中期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乐观/中性/悲观假设下,2023年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速分别为+5.5%/+0.5%/-2.6%;

  2023年将是插混产品大年,从边际增量+格局确定性角度优选车企。细分结构上,2023年插混销量有望翻倍增长,布局决心强且产品定位明确的一线自主有望享受红利;另一方面,补贴退坡叠加新能源乘用车增速放缓,行业面临格局洗牌,龙头份额有望再度提升。坚定看好变革机遇下自主崛起,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H、长城汽车】,受益标的【理想汽车H、蔚来汽车H】。

  2021年新能源渗透率达13%,我们预计2022年将超过25%,步入成长期。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借助电动智能变革加速国产替代,享受行业beta的共振,当前阶段是成长股投资,核心观察指标为营收(客户维度产品维度)。长期空间主要取决于产品维度,短期成长主要取决于客户维度,优质赛道优质客户孕育大公司;

  22Q3为业绩高增长的起点,量增+份额提升有望驱动收入持续高增,叠加原材料、汇率、海运费等压制因素缓解,智能电动+新势力产业链具备高业绩弹性,推荐:

  产品维度:2023智能化增量>电动化增量。1)智能化核心主线: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齐加速,看好线控底盘+域控制器+声学+光学的加速渗透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2)轻量化高景气:电动化加速轻量化发展,叠加一体化压铸产业变革,优选【文灿股份】,受益标的【旭升股份】;

  客户维度:2023新势力>传统车。特斯拉、比亚迪等销量加速增长驱动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增长曲线变得更为陡峭,华为、蔚小理等新势力引领新的产业趋势同时给予关键部件配套机会,优选【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上声电子、文灿股份、上海沿浦】。

  优质供给驱动,中大排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2年1-10月250cc+累计销售50.0万辆,同比+58.9%,我们预计2022年、2023年中大排行业增速分别60%、40%。中长期来看,中国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不足欧美1/10),市场空间仍然广阔;

  中大排量摩托车当前发展阶段类似2013-2014年的SUV板块,供给端头部车企新车型、新品牌投放加速提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市场快速扩容。参考国内汽车发展历史及海外摩托车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品牌有望成为中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崛起最大受益者,推荐【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相关受益标的【隆鑫通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汽车需求持续低迷;新能源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芯片供应短缺等。

  根据乘联会,11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05.6万辆,同比-6.2%,环比-7.5%。其中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2.8万辆,同比+70.2%,环比+7.9%,渗透率达35.4%,环比+5.0pct。中汽协预计2023年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380万辆,同比+1.3%,新能源汽车2023年将达900万辆,同比+35.0%。

  汽车智能电动巨变,重塑产业秩序,看好汽车行业黄金十年。本月核心组合【长安汽车、比亚迪、伯特利、拓普集团、文灿股份、双环传动、上声电子、光峰科技、新泉股份、春风动力】。

  乘用车:多重改善提振,全面看多整车板块。自今年7月以来,因需求走弱及市场对明年透支效应较为担忧,乘用车板块估值持续下跌。往后看,我们认为多重改善催化下,乘用车基本面有望于2023Q1见底,后续有望持续向上。

  1)政策有望接力实现平稳过渡:11月工信部发文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强调平稳过渡,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结合过去几轮乘用车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坡,我们判断明年乘用车政策仍有望接力,实现平稳过渡;

  2)疫情边际改善释放乘用车消费潜力:11月中旬卫健委出台防疫“20条措施”,管控边际改善。考虑到非疫情影响地区需求仍快速向上,我们判断疫情影响减弱后,乘用车终端消费有望迎来反弹;

  3)供给改善:新势力、自主及合资车企相继推出主流新能源产品,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供给端持续改善。包括小鹏G9、理想L8、L7、蔚来ES7、海豹、长安深蓝等优质供给快速推出;

  4)自主崛起+出口高增,中期成长加速:根据中汽协,今年11月自主份额已达54.4%,同比+7.6pct;1-11月自主份额已达49.2%,同比+5.0pct。11月乘用车出口27.6万辆,同比+62.2%,环比-1.0%;1-11月乘用车累计出口225.1万辆,同比+57.8%。

  坚定看好变革机遇下自主崛起,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H、长城汽车】,受益标的【理想汽车-W、蔚来-SW、赛力斯】。

  零部件:智能电动重塑产业秩序,基本面反转+新车型上量,坚定看多汽车零部件。中长期维度,量增+份额提升共振驱动收入高增,叠加短期原材料、汇率、海运费等利润压制因素缓解,将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优选智能电动+新势力产业链,推荐:

  1、智能电动增量:1)智能化核心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2)轻量化高景气:铝价趋稳,业绩弹性大,叠加一体压铸大变革,优选【文灿股份】,受益标的【旭升股份】;

  摩托车:根据中汽协,10月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4.4万辆,同比+26.1%,环比-34.0%。2022年1-10月累计销售50.0万辆,同比+58.9%。中大排量摩托代表消费升级方向,市场潜力巨大,份额将向品牌力突出、动力总成技术领先、渠道布局完善的头部自主、合资品牌集中。推荐【春风动力、钱江摩托】,受益标的【隆鑫通用】。

  本周A股汽车板块上涨0.7%(流通市值加权平均,下同),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19位,表现弱于沪深300(上涨3.2%)。细分板块中,货车、乘用车、汽车服务分别上涨4.0%、2.7%、0.04%;其他交运设备、零部件、客车分别下跌2.0%、1.1%、0.4%。

  汽车行业芯片供给短缺;原材料成本波动超出预期;汽车行业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汽车出口销量不及预期。

  本周汽车板块跑输沪深 300 指数 2.6 个百分点:本周 A 股中信汽车一级行业(+0.7%)跑输沪深 300(+3.3%)2.6 个百分点,在 31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9 位。二级行业细分板块表现来看,乘用车+3.0%、商用车+2.4%、汽车销售及服务+0.1%、汽车零部件-1.1%、摩托车及其他-3.5%。

  坚定看好新能源车渗透率抬升前景:1)乘联会:11/28-11/30 国内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同比+21%/环比+61%至 15.7 万辆,日均批发销量同比+32%/环比+60%至 20.1 万辆。2)交强险:11/28-12/4 上险总量 38.7 万辆,日均相比 11 月第一周+8.8%/相比 11 月第四周+5.9%至 5.5 万辆。3)11 月乘联会数据: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9.2%/环比-10.5%至 164.9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58.2%/环比+7.8%至 59.8 万辆(渗透率 36.3%)。我们认为1)受疫情影响,11 月产销近年首次同环比下滑。2)经销商补库备货充分,防疫优化政策落地后的终端需求修复或为年末、以及明年销量表现的关键。

  比亚迪护卫舰 07 上市:12/9 比亚迪护卫舰 07 上市,提供 DM-i 和 DM-p 两个版本共 6 款车型,定价 20.28-28.98 万元 。最高纯电续航里程为 205km,最高综合续航 1,200km。护卫舰 07 可对标唐(王朝网);我们认为,1)相同点:轴距相同且定价接近。2)区别点:a)延续海洋系列风格,内/外饰突出运动感;b)强调大 5 座 SUV 的居家用车舒适/安全性能。3)相较于驱逐舰 05 与秦 PLUS(10-15 万元价格带插混) ,护卫舰 07 对标 20 万元以上价格带,预计用户对动力性能+智能化功能兑现的诉求更强。4)海洋系列产品矩阵逐渐丰满、市场认知度提升有望推动公司插混销量持续向好。

  更看好整车修复弹性:1)维持 2022E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出口,批发口径)销量 650 万辆。2)原材料价格+疫情波动、明年补贴取消引发的需求透支风险,是导致当前市场对明年需求悲观情绪放大的主要因素。3)我们认为市场高估了需求回落风险,但低估了业绩下修风险;我们预计 2023E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出口,批发口径)销量 900 万辆。4)防控优化措施落地或将拉动汽车消费+改善供应链,提振板块估值;其中,预计整车修复弹性或更高于零部件。5)板块配置方面,建议当前标配、3-4 月超配;看好 2023年具有较强插混+出口布局的自主头部车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较强/业绩具有较强兑现前景+业务布局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投资建议:整车推荐特斯拉、吉利汽车,建议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建议关注伯特利、旭升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产能/供应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车型上市与爬坡不及预期;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市场风险。

  11月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出口仍为关键驱动因素。中汽协11月批销232.8万辆,同比-7.9%,环比-7.1%,远低于季节性。其中,乘用车批销207.5万辆,同、环比为-5.6%、-7%,疫情扩散影响终端需求;商用车批销25.3万辆,同比-23.4%,环比-7.5%,仍呈低位徘徊趋势。11月出口32.9万辆,同比+64.8%,环比-2.5%,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9.5万辆,同比+150%,占出口总量的28.9%,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汽车产销的重要驱动力。11月自主品牌销量112.9万辆,同比+9.8%;渗透率为54.4%,继续创新高,同比+7.6pct;自主品牌渗透率连续超过50%,下一阶段突破预计在A/B级等合资燃油车优势较强的领域,自主混动或为重要抓手。

  11月新能源汽车继续高增长,渗透率再创新高。中汽协11月新能车销量78.6万辆,再创单月销量新高,同比+72.3%;其中,BEV销量61.5万辆,同比+67.4%;PHEV销量17.1万辆,同比+92.5%,强于BEV,BEV、PHEV销量占比分别为78.2%、21.7%。11月新能车渗透率为33.8%,同比+16.0pct,环比+5.3pct,再创新高。根据乘联会的统计,豪华车型渗透率约40.6%,自主品牌51.9%,主流合资仅为5%;随着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长安等自主车企纷纷发力混动,自主品牌混动替代主流合资燃油车有望成为渗透率继续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成本跟踪:本周(12月5日-12月9日)原材料成本环比上周小幅上行,11月价格环比10月涨跌互现。我们重点跟踪的钢铁、铜、铝、橡胶、塑料价格分别为0.44、6.68、1.94、1.03、0.79万元/吨,环比分别为+1.0%、+1.5%、+1.5%、-4.5%、0.0%,小幅上行;12月全月,均价分别为0.44、6.60、1.88、1.10、0.79万元/吨,环比+0.3%、-0.1%、+0.5%、-0.5%、0.0%,涨跌互现。

  投资建议:11月汽车产销总体较差,部分受疫情扩散影响。政策预期再起,悲观预期或已见底,短期静待疫情解封之后基本面表现。中长期看,自主品牌崛起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1)%E